1956年,甘肅建投一安的前身東北一公司第八工程處響應祖國號召,走出白山黑水,一路向西,扎根大西北,不知不覺已走過六十四個年頭。六十四年間,一代又一代的一安人櫛風沐雨、艱苦創業,走出了一條創業、立業、守業的發展之路,在白銀805廠、中核404、蘭州石化等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上功勛卓著。
近年來,隨著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深入,年訂單總額、產值、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連年增長,參與建設的華夏文化展示中心、甘肅省科技館等省市重點工程質量也得到了甲方、業主的認可。追根溯源企業穩步穩健發展的背后,與深耕和厚植企業文化,用紅色初心和藍色匠心不斷滋養企業氣質是分不開的。
傳承“紅色初心”,引領文化之魂
堅持黨的領導、加強黨的建設,是國有企業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甘肅一安六十四年來薪火傳承,從企業“紅色初心”中汲取先進文化,為企業文化賦予黨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的時代特征,走出一條聽黨指揮、勇當先鋒的特色企業文化之路。
1956年,一五建設之初,西部重鎮蘭州積貧積弱,百廢待興。一安集團按照黨和國家的統一指揮和調遣,承擔了蘭州自來水廠、蘭州石化廠、蘭州中川機場、中核404廠、白銀銀光廠等國家級、省級重點建設工程,為中國西部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做出貢獻,毫不夸張的說,在“一五”計劃到三線建設等國家建設的重點時期,甘肅一安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這一時期,甘肅一安主要服務西部的國防、核工業、基礎工業建設,從時代文化中自發孕育出了以“先生產后生活”為主的艱苦創業文化,例如在中核404建設工程中提出的“獻完了青春獻終身,獻完了終身獻子孫”,在80年代的“工業學大慶”中,成為甘肅一安企業文化的強大根系。
改革開放,百舸爭流。甘肅一安深研市場環境,持續完善企業制度,不斷遵循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、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等重大方向指引,敢為人先、勇于擔當,在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歷史浪潮中奮勇搏擊。這一時期,企業經營方式轉型、分配方式調整,與之匹配的企業品牌、文化體系隨之建立。主動適應國家政策變化和市場經濟下的充分競爭和“建精品工程,筑百年基業”品牌文化逐步形成,“全員經營”經營文化激發市場活力,“多勞多得”兌現文化深入人心,一同構成了甘肅一安企業文化的基石。
黨的十八大后,甘肅一安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,將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作為重大政治原則,融入企業管理環節、內嵌進企業管理結構,并嚴格落實各項配套工作措施,打造了標準有力、層級清晰的黨建網絡體系。以黨建系列成果有力支撐了企業持續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。這一時期,甘肅一安堅持黨要管黨、從嚴治黨,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、思想建設、組織建設、作風建設、紀律建設,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涵養企業文化,為文化注入深厚的黨建內涵,極大激發了廣大員工的使命感與責任感。自2017年以來,一安集團把握“工匠精神”的內涵要義,編纂了《感謝有你——一個工匠一片市場》,連續推出了董居安、何躍紅、李宗奎等一批于平凡中不平凡的“一安工匠”代表;編纂了《初心,匠心——一個黨員一面旗》,深度報道了天水南站項目部、積石山引水項目部等共產黨員先鋒群像;編纂了《一心做人,安心做事——致敬芳華,匠心傳承》,深情回顧了企業發展歷史中所涌現的先進個人;三本企業文化讀本引領著全體一安人共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準則,在企業內外部均引起了熱烈反響。
各工程公司、全資子公司在核心文化上與集團保持高度嚙合,在黨的生日、建國70周年之際,積極組織開展紅色教育、“初心·匠心”特色專題黨課、主題紅色經典配音秀、主題朗誦比賽等黨內特色活動,增強了的凝聚力。持續將生產經營、改革發展的難點和重點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確立了“支部在一線,黨員在現場”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,從目標任務、工作過程、考核評價,干部任免等方面,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心同向、同頻共振。
堅守“藍色匠心”,把握文化脈搏
面對著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建安市場進入新局面的客觀形勢,甘肅一安深刻認識到,一個企業的發展與文化共生一體,互為表里,如果說傳承“紅色初心”是甘肅一安永葆基業長青的“發動機”,那么堅守“藍色匠心”就是企業的“驅動輪”。
作為大型安裝國有企業,64年發展歷程中一安集團自發形成了重視技術的文化氛圍,學技術、敬匠人在干部職工中達成了廣泛共識。從自發到自覺,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,在甘肅建投整體文化體系下,甘肅一安主推“黨建+工匠”的文化概念,吸取、創新、歸納建安匠人的優秀品質,進而塑造出了整個企業新時期的亮點文化。自2017年《感謝有你——一個工匠一片市場》付梓成刊之后,企業又先后舉辦兩屆“一安工匠”評選活動,選樹一安工匠典型,大力倡導工匠精神,講述一安工匠故事,凸顯一安集團專業化優勢,在公司內部、甘肅建投引起了較大反響,受到了人民網、甘肅網、中國安裝信息網乃至學習強國平臺等國家級、省級、行業媒體的關注,樹立了“一安工匠”的特色品牌?!肮そ澄幕睂懭肫髽I文化,極大激勵了全司上下以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旗幟,用精湛技能成就精彩人生,引導全司員工向價值型員工進化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引領性支撐。
在大力倡導工匠精神的同時,甘肅一安結合項目生產經營探索工匠培育、弘揚工匠精神、發揮工匠作用之路,與蘭州工業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,在無損檢測、焊接工藝、機電一體化等方面和專業領域進行深入合作;開設現代學徒制“一安工匠班”、“一安大專班”,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高質量一線操作工人,為一安集團“量身”打造了一支人數可觀、技能精湛、素質優良、結構合理的技術工人隊伍,為實現公司專業化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。一安工匠品牌效應突顯,2019年何躍紅焊工班被全國總工會授予“五一巾幗標兵崗”,工匠董居安被評為“提名隴原工匠”和中國建設工會“新中國成立70周年·建筑工匠”,“一安工匠”已成為企業一張金燦燦的名片。
2019年,甘肅一安融合工匠精神和專業化發展,將司屬的19家工程公司按照集團專業化定位,逐一確定專業化名稱和專業化發展方向,集中工匠隊伍強化專業優勢,拓展專業市場。全力將以甘肅建投“大安裝”的戰略布局為己任,堅持不懈地緊跟國家科技發展和行業先進技術步伐,努力踐行打造甘肅建投“大安裝”的歷史使命。
“發展企業,富裕職工”是國有企業的天然職責。富裕職工,基于物質而不止于物質,富其筋骨更要富其精神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“實現中國夢,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、相互促進的結果。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,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,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。近年來,甘肅一安積極投身精神文明建設。對內,樹立“一心做人,安心做事,堅守誠信,凈化更新”價值觀,在不同時間節點推出各式各樣品牌活動,“紅色經典電影配音秀”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“致敬奮斗者,感恩企業情”朗誦比賽堅定創業興企信心,“匠人心語”讓工匠現身說法詮釋匠人精神,“我們的七十年”專題報道分專業領域系統總結展示企業業績,“新人新語”欄目溫情脈脈,關注每位入司員工思想動態,暢通交流渠道;對外,甘肅一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“巾幗美家積分超市”設立之后,用文明積分可換購日用百貨,對口扶貧的小關村居民得到實惠的同時,村內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彰顯出國有企業的責任形象。
歷經64年勵精圖治,甘肅一安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政治格局和戰略布局,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,堅持文化的傳承和創新,胸懷“建精品工程,筑百年基業”的使命情懷,建立“匠心營造,精益求精”的價值取向,激發員工“一心做人,安心做事,堅守誠信,凈化更新”的精神狀態。
企業文化是甘肅一安既往開來的靈魂,不斷為企業贏得創新優勢、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。一安人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“紅色初心”和“藍色匠心”的“正”文化,用自身行動擦亮“甘肅一安”的名片。